上海教師招聘編制基礎知識考試考點(4)
【導讀】上海教師招聘網為諸位考生帶來上海教師招聘編制基礎知識考試考點(4),以下為詳細內容,希望對此次備考上海教師招聘的考生有所幫助~
上海教師招聘編制基礎知識考試考點:早期學習遷移的理論知識點總結
(一)形式訓練說
早在兩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第一個系統的遷移理論——形式訓練說。它是遷移理論中最早的學說。這種理論認為,學習的遷移是人的心靈官能受到訓練而自動發展的結果,也就是通過某種學習使某種心靈官能得到訓練,從而轉移到其他學習上去,使其他學習更加容易。
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基礎是官能心理學。官能心理學由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創立。認為人的各種活動都由相應的官能所主宰,各種官能分別從事不同的活動,例如,利用記憶官能進行回憶活動,利用思維官能從事思維活動。官能即注意、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這些官能是一個個分開的實體,分別從事不同的活動。它們是“心理的肌肉,可以通過練習而得到加強。一個人的官能在所有情境中的表現大致相同”。
形式訓練說把學習看作是心理訓練過程。形式訓練說把學習的遷移看作是通過訓練而得到加強的心理官能在其他的領域自動地發揮作用。它把訓練和改進“心”的各種官能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認為學習的內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學對象的難度及其訓練價值。
形式訓練說重視能力的培養和學習的遷移,強調對于有效的記憶方法、工作和學習的習慣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術加以特殊訓練,這些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二)共同要素說
由于反對形式訓練說對學習遷移的解釋,許多心理學家紛紛設計更為嚴密的實驗從各種不同角度向形式訓練說提出挑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的共同要素說(相同要素說)就是站在形式訓練說的對立面。
共同要素的基本觀點是只有當兩種學習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之處)時,才會產生遷移效應。不管學習者是否覺察到這種因素的共同性,若兩種情境含有共同因素,才有遷移現象發生。
他們認為學習發生遷移,是由于兩種學習情境有共同因素,即兩者在刺激與反應方面有相同或類似之處。例如騎自行車與騎摩托車在協調和操作方式上有相同因素,所以遷移就容易發生。
兩種學習情境的共同點越多,如學習材料性質、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越為相同或相似,則前一學習越能對后一學習發生遷移作用。而且,遷移的程度取決于這兩種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相同要素越多,遷移的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遷移的程度越低。
桑代克在1901年所做的“形狀知覺實驗”是相同要素說的經典實驗。實驗表明,只有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測驗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影響到另一種學習,即產生遷移。相同要素說建立在桑代克的新聯結主義心理學思想之上,是他在對動物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理論。
聯結主義認為學習是刺激和反應之間形成的聯結。相同要素即相同聯結,即相同的刺激(S)與反應(R)的聯結。這樣就把學習問題引向簡單化的一種機械主義觀點上。
桑代克所提出的共同要素只是指元素間一對一的對應,根據這種說法,沒有相同要素或者相同成分的過程之間,兩個完全不相似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之間,就不可能產生遷移,這樣,學習遷移的范圍就會大為縮小。這種只是把遷移視為相同聯結的轉移,在某種程度上否認了遷移過程中的復雜的認知活動,也是共同要素說的局限所在。
(三)概括化遷移理論
概括化理論是由賈德提出的,至今仍有重要的影響。這種理論認為,遷移的發生是由于兩種學習情境有共同的原理,兩次學習之間發生了遷移是因為學習者對學習情境的共同原理進行了概括。根據這一理論,兩個學習活動之間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產生遷移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體所獲得的經驗類化,它是作為相同要素說的對立面提出來的。
賈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擊靶”的實驗,是概括化理論的經典實驗。總的來說該遷移說的主要觀點如下:
①兩種學習活動中的共間成分,是產生遷移的必要前提。但遷移發生的關鍵在于對學習課題里共同因素的概括化。
②遷移不是自動發生的,它有賴于學習者概括化了的結果——兩種學習活動中共同原理的掌握和運用。
③“概括化”一般由教師指導,因此遷移的產生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密切關系,概括化了的結果——原理和法則要為學生掌握。因此,學習者應用原理、法則的“心向”也影響遷移。
(四)格式塔關系轉換理論
關系轉換理論是格式塔心理學家1929年提出的學習遷移理論。格式塔心理學家從理解事物關系的角度對概括化的遷移理論進行了重新解釋,代表人物是苛勒。
關系變換說是格式塔心理學家提出的遷移觀點,在他們看來,一種情境中手段-目的的整體關系,是遷移的基礎。換言之,產生遷移的原因,并不是兩種情境之間存在著作為零碎成分的相同要素,而是由于兩者之間存在著相同的關系、形式或完形。
他們主張遷移的重要之點,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覺察到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頓悟”關系是學習遷移的決定因素,也就是說,遷移不是由兩個學習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而自動產生的某種東西,而是學習者突然發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存在的關系的結果。
他們強調“頓悟”是遷移的一個決定因素,認為遷移不是由兩個學習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理或規則而自動產生的某種東西,而是由于學習者突然發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存在著關系的結果,也就是說學習者領悟學習情境中的關系是實現遷移的根本條件,人所遷移的是頓悟——兩個情境突然被聯系起來的意識。
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在1919年所做的“小雞(幼兒)覓食”實驗是支持關系轉換說的經典實驗。苛勒通過實驗證明遷移產生的實質是個體對事物間的關系的理解,即遷移產生依賴于兩個條件:一是兩種學習之間存在有一定的關系;二是學習者對這一關系的理解和頓悟。其中后者比前者重要。
總結:早期遷移研究爭論的焦點是一般遷移與特殊遷移之爭。形式訓練說強調一般心理官能的訓練及遷移,認為學習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展的結果,過分考大遷移的作用。
共同要素說強調的是客觀刺激間有無共同元素的存在,認為學習的遷移取決于兩種情境中所具有的共同要素,強調的是特殊遷移,可以用來解釋低級的、機械的學習遷移,在一定范圍內反映了遷移理論的某些規律。
概括化理論強調的是已有的知識經驗的概括,認為學習的遷移全在于主體的概括能力或水平;關系轉換理論則可視為是對概括化理論的補充,認為主體越能覺察和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概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也越容易發生遷移。
概括化理論和關系轉換理論都強調一般的原理原則的遷移,并為后來的認知研究取向奠定了基礎。但是局限于研究手段的落后、研究范圍的狹窄,這些早期的遷移理論對遷移的研究是有限的。
以上就是上海教師招聘編制基礎知識考試考點(4)的全部內容,關注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www.bqbdy.com)了解更多上海教師招聘考試信息,如上海國編考試,高校教師招聘考試,特崗教師招聘,上海教師招聘考試公告、上海教師公共基礎知識、報考條件、報名入口、面試試題以及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浦東新區等地區教師招聘考試信息。
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省教育廳及教育考試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 [email protected]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 [http://www.bqbdy.com/]
關鍵詞: 上海教師招聘編制基礎知識 上海教師招聘
填報求職意向
加入考生群

掃一掃填寫求職意向
掃碼填寫上海教師求職意向,為您帶來上海教師崗位推送,填寫完成可進入小程序便捷獲取更多優質崗位!

掃一掃進入考生交流群
上海教師招聘, 上海國編考試,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統招16區】上海教師招... 2023-10-26
- 上海中學招聘:2024年上... 2023-10-17
- 上海中學招聘:2024年上... 2023-10-17
- 上海小學教師招聘:2024... 2023-10-17
- 上海中小學招聘:2024上... 2023-10-17
- 上海2024年虹口區教育系... 2023-10-17
- 上海中學教師招聘:2023... 2023-08-02